龙山县苗儿滩镇捞车河村捞车村素有中国土家第一村,武陵土家第一寨的美誉。全村共29.23平方公里,古村寨268亩,辖6个自然村寨,7个村民小组,477户,总人口1908人,其中土家族占95%。
古朴厚重的土家原生态文化,俊美的山形水系,古木参天的生态环境历来受到专家、学者的亲睐,被专家誉为“原生态民族民间文化遗产博物馆”、“土家原生态民居博物馆”。除引起了专家学者的青睐外,更受到了上级有关部门和高等学府的关注。该村被评为中国历史文化名村、全国特色景观旅游名村、中国传统村落、中国土家织锦之乡、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土家织锦生产性保护示范基地,湖南省十大特色村寨、美丽乡村示范村。
捞车村最具特色的建筑为明清古建筑群。村中民居坐北面南,依山而建,整齐有序,景象壮观。全村287栋传统民居,有明代建筑5栋、清代建筑58栋、民国建筑34栋。这些古民居建筑及装饰特色鲜明,风格明快,工艺精湛,有很高的历史价值、人文科学价值及建筑艺术价值。
捞车村主要发展生态观光农业,山羊、牛养殖业以及特色村寨旅游业。生态观光农业主要配合村寨旅游的发展需要,由大户承包田土,实行规模化经营,机械化耕作,冬季种植观光油菜200亩、其他季节种植百合800亩等经济作物。村内山地较多,适宜发展山羊、牛等养殖业,有养牛大户1户,存栏30头牛,养羊大户4户,存栏700头。特色村寨旅游成为村民增收的重要渠道,村年接待游客超过25万余人次,带动腊肉、土鸡、土鸡蛋、土家织锦等特产的销量,年旅游收入超过1800余万元,村级集体经济达8.6万元。2015年人均可支配收入达9215元,高于全县平均水平2297元33.2%。
捞车至今保持着独特的民族风俗,如哭嫁、摆手舞、茅古斯、打溜子、咚咚奎、龙舟赛等古老的习俗。姑娘时出嫁时时,同村姑娘的至亲女性都要前来陪哭,唱哭嫁歌。摆手舞又名“舍巴舞”、“舍巴格兹”等。村民成群结队摆动双手,跳起摹仿先祖生产生活的舞蹈。茅古斯即每年正月初三祭祖,村民们装扮毛人表演先祖故事。打溜子是土家族一种古老而优美的打击曲牌音乐,用于结婚、年节等喜庆场合,是土家族人民最喜爱的器乐合奏。龙舟赛是为土家人节日大端午(农历5月15日)而举行的一种划船赛。比赛时,四乡八镇群众都来观看,人山人海,蔚为壮观。
龙山县苗儿滩镇捞车河村捞车村素有中国土家第一村,武陵土家第一寨的美誉。全村共29.23平方公里,古村寨268亩,辖6个自然村寨,7个村民小组,477户,总人口1908人,其中土家族占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