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登录宝葫网

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实施细则

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实施细则

【时 效 性】有效

【法规名称】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实施细则

【法规分类】文物保护

【颁布部门】国家文物局

【颁布日期】19920505

【实施日期】19920505

【正    文】国函〔1992〕41号

                    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实施细则

   (1992年4月30日国函[1992]41号批准1992年5月5日

   国家文物局令第2号发布)

   第一章  总  则(略)

   第二章  文物保护单位

   第六条  不同级别的文物保护单位,依照文物保护法第七条规定的程序核定公布。

   文物保护法第七条第一款所列的文物中尚未公布为文物保护单位的,由县、自治县、市人民政府予以登记,并加以保护。

   第七条  各级文物保护单位的保护范围,应当依照文物保护法第九条的规定,自核定公布之日起一年内划定,并作出标志说明。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和省、自治区、直辖市级文物保护单位的保护范围,由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划定并公布。

   县、自治县、市级文物保护单位的保护范围,由县、自治县、市人民政府划定并公布。

   第八条  县级以上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应当根据不同文物的保护需要,规定文物保护单位的具体保护措施并公告施行。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和省、自治区、直辖市级文物保护单位的保护措施由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规定。

   县、自治县、市级文物保护单位的保护措施由县、自治县、市人民政府规定。

   第九条  对核定为文物保护单位的属于国家所有的纪念建筑物、古建筑,文物行政管理部门、使用单位或者其上级主管部门可以建立保管所或者博物馆等专门保护管理机构负责保护;没有专门保护管理机构的,县级以上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应当责成使用单位或者有关部门负责保护,或者聘请文物保护员进行保护。

   第十条  文物保护法第七条第一款所列文物中有使用单位的,使用单位应当建立群众性文物保护组织;没有使用单位的,附近的村民委员会或者居民委员会可以建立群众性文物保护组织,对文物进行保护。文物行政管理部门应当对群众性文物保护组织的活动给予指导。

   第十一条  文物保护单位向社会开放,应当符合国家文物局规定的条件,并根据其级别,报经同级文物行政管理部门审核同意。

   第十二条  根据保护文物的实际需要,可以在文物保护单位的周围划定并公布建设控制地带。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和省、自治区、直辖市级文物保护单位周围的建设控制地带,由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文物行政管理部门会同城乡规划部门划定,报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批准。

   县、自治县、市级文物保护单位周围的建设控制地带,由县、自治县、市人民政府文物行政管理部门会同城乡规划部门划定,报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批准,或者由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授权县、自治县、市人民政府批准。

   第十三条  在建设控制地带内,不得建设危及文物安全的设施,不得修建其形式、高度、体量、色调等与文物保护单位的环境风貌不相协调的建筑物或者构筑物。

   在建设控制地带内新建建筑物、构筑物,其设计方案应当根据文物保护单位的级别,经同级文物行政管理部门同意后,报同级城乡规划部门批准。

   第十四条  纪念建筑物、古建筑等文物已经全部毁坏的,不得重新修建;因特殊需要,必须在另地复建或者在原址重建的,应当根据文物保护单位的级别,报原核定公布机关批准。

   第十五条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和国家文物局认为有必要由其审查批准的省、自治区、直辖市级文物保护单位的修缮计划和设计施工方案,由国家文物局审查批准。

   省、自治区、直辖市级和县、自治县、市级文物保护单位的修缮计划和设计施工方案,由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文物行政管理部门审查批准。

   文物修缮保护工程应当接受审批机关的监督和指导。工程竣工时,应当报审批机关验收。

   第十六条  文物修缮保护工程的勘察设计单位、施工单位应当执行国家有关规定,保证工程质量。

   第十七条  文物修缮保护工程管理的具体办法,由国家文物局制定。

   第三章  考古发掘(略)

   第四章  馆藏文物(略)

   第五章  私人收藏文物(略)

   第六章  文物出境(略)

   第七章  奖励与惩罚(略)

   第八章  附  则(略)


0

0条评论

评论
(共 0 条) 上一页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