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登录宝葫网

上海不可移动文物-陆伯鸿老宅

上海不可移动文物-陆伯鸿老宅


概况

目前地址:上海黄浦区中山南路600号

建造年代:20世纪初

建筑高度:12.70m

建筑面积:732.08㎡(占地面积242.52㎡)

结构形式:砖木结构,双坡屋顶,局部有屋顶露台

重点保护部位:北立面、南立面、西立面、基本平面布局、内门扇、天花线脚、壁炉、楼梯等装饰

建筑性质与留存情况:于2012年被列入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登记不可移动文物2017年被公布为黄浦区文物保护点。原陆宅建造有辅楼及南北楼,由南向北布局,如今留存的是状态良好的中西合璧的独立式住宅-北楼,其余已拆除。

历史信息

1910年(据其子陆薇读受访时的口述为1918年),陆伯鸿故居三层高的北楼建成,位于黄埔区北施家弄146号。

1936年(据其子陆薇读受访时的口述,1936年为其结婚时),陆伯鸿故居南楼建成,副楼为后期搭建的佣人辅助用房。此后为陆家后人所居住。

2002年8月,董家渡11号地块开始启动拆迁工作。

2012年6月,列为上海市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登录不可移动文物。

2013年,启动保护修缮设计。

2017年1月被公布为黄浦区文物保护点。


陆宅主人生平

陆伯鸿(1875~1937),原名陆熙顺,20世纪上半叶中国知名企业家、慈善家和天主教人士。

在太平天国战乱中,有一批江南地区信仰天主教的家庭逃难到上海,聚居在主教座堂附近。大企业家、大慈善家陆伯鸿就是其中一员。此外还包括求新船厂厂主、上海总商会会长朱志尧;震旦大学、复旦大学的创始人马相伯;语言学家马建忠兄弟等。

清光绪元年(1875年),陆伯鸿出生于上海市南市区,天主教内洗名若瑟,西名JosephLoPa Hong。光绪十九年(1993年),陆伯鸿中秀才。光绪二十二年起,师从南市董家渡天主堂神甫龚西满习法文和科技知识,参与编撰《法华新词典》。先后充任上海比利时洋行职员和法租界薄石律师事务所帮办。

陆伯鸿先后创办了第一家民族资本钢铁厂兴和钢铁厂(上钢三厂前身),以及南市水厂、华商电车公司和大通轮船公司,曾任画上内地电灯公司经理、闸北水电公司经理、全国民营电业联合会委员长,是第一批进入上海法租界公董局的5位华人董事之一。

陆伯鸿热心于慈善活动,先后开办了新普育堂,杨树浦圣心医院等7所慈善机构,创办了金科中学等5所中小学,同时也是一位有国际影响的天主教人士,曾于民国2年被推举为天主教公教进行会临时会长,先后获罗马教廷西尔弗斯德肋都骑尉勋位、额吾略骑士尉勋位和袍剑爵士勋位。


陆宅建筑价值评估

历史价值

陆宅作为20世纪上半叶中国知名企业家、慈善家和天主教人士陆伯鸿的故居,同时也记录了以陆伯鸿为代表,一批信天主教的望族聚居董家渡的历史,具有重要的历史人文价值。陆宅是董家渡地区经济及宗教(天主教文化)发展的见证。原有的院落式建筑逐渐为独立式的集中住宅所代替,反映了开埠以来西方文化和宗教对董家渡地区的影响。

艺术价值

陆宅主立面为清水砖墙面,青砖作底,红砖装饰线,南立面三层均立有混合柱式,为董家渡地区少有的欧式风格建筑。

科学价值

陆宅是近代建筑建造工艺的典范,镶色清水砖作、砖券、柱式等都体现了20世纪初典型而新颖的结构构造技术和建筑材料。


0

0条评论

评论
(共 0 条) 上一页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