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登录宝葫网

上海人曾经最想住的,就是市中心这九栋楼,而入住者身份都不一般

来源:童童聊体育

紧邻上海万体馆、沪闵高架,一排整齐划一、平淡无奇的九幢灰白色大楼,被淹没在日新月异的城市繁华中。他们就是位于上海的徐汇新村,门牌号为漕溪北路750-1000号(双号)六幢,裕德路45号(1-21号)三幢。上海人习惯称这里为“九栋楼”,很多年轻人与外地游客不知道,它们曾是当年上海的“楼王”,它们是上海滩最早的居民高层住宅楼,是城市的一张名片。
“九栋楼”始建于1977年。在第一批老住客的印象里,那一年,徐家汇还算不上市区,楼房周边还是农田。每层有住房面积约70平米的三室户4套,80平米房型五套,所谓一梯9户,楼内配有电梯两部;在当时是非常先进的住房条件。可以说是上世纪七八十年代上海地标性建筑,是上海在改革中城市建设巨变和居民住宅发展变化的活见证。就连在上海取景的电视剧,要拍摄表现上海城市中心的场景时,“九栋楼”都会频繁出镜,当然现在被黄浦江对岸那些摩天大楼取代了。
在上海住房困难的上世纪7,80年代,有电梯,家家户户都有抽水马桶、独立的灶间、管道煤气的高楼的“九栋楼”可是承载着万千上海人的住房理想。这里的第一批居民,多数是航天、文化、卫生或者国企的干部和技术人员。换句话说,当年入住这里的人,必须都是有“身份”的人。
很多普通市民可望不可及,很多人骑车甚至是徒步横穿大半个上海,来到实地只为近距离仰视一番。这样的心态,就好像30年代特地到南京西路上一层一层数着远东第一高楼——国际饭店一样。
“九栋楼”确实在上海风光了很长一段时间。上世纪90年代,第一个外资宾馆,上海华亭宾馆紧挨着“九栋楼”开业了;然后,“九栋楼”的脚下又开了上海第一家台资百货——中兴百货,之后与“九栋楼”遥遥相对的又是上海标志性建筑“八万人体育场”。“九栋楼”的光环是加了一圈又一圈。
在过去数十年中,“九栋楼”也经历了多次改造与翻新。1994年“九栋楼”加建一层,南侧6幢为单体14层,北侧3幢为单体17层;到上海世博会前,外墙又包了隔热材料,窗户也都更换成了铝合金材质加双层玻璃。随着时间的推移,大楼内不断“抽筋换骨”,排烟管道、电路等统统动过。重新装修过的大楼,一个个空调外机也揭示了生活质量的提高。
然后,“九栋楼”改造与翻新终究比不过上海发展的速度。徐家汇乃至整个上海的新建筑越来越多,也越来越高。跟那些新楼比起来,“九栋楼”渐渐显得落伍了。曾经风光无限的中兴百货也早就关闭了,“九栋楼”也和普通的居民住宅小区别无二致。就连第一批入住的人也老了,据统计这里居住的1000多户人家中,60岁以上的老人就有800位左右;在这住习惯的人,也不愿意再搬去新的地方。
以今天人们心中完美的社区标准来看,“九栋楼”基本是不合格的——东侧全部紧靠大马路,没有独立的小区绿化景观,楼房内一梯十几户,走廊直通到底。房子内没有客厅,厨房和卫生间很狭小。甚至有“九栋楼”的居民自嘲,自己这是上海的“新棚户区”。但是“九栋楼”它的存在,有着超越建筑物本身的意义。
2015年8月,“九栋楼”被评为“上海市优秀历史建筑”,现在属于上海“徐家汇源”景区的一部分。景区开发了许多种游览线路,其中“九栋楼”也是历史建筑巡礼的其中一站;这段过往上海民生的缩影,正以优秀历史建筑的形式,供人怀念。时代一直不会停下自己的脚步,正如“九栋楼”外的漕溪路依旧车水马路,霓虹灯光闪烁。

文中内容、图片均来源于网络,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邮箱地址:bhw@aibaohu.com


0

0条评论

评论
(共 0 条) 上一页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