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登录宝葫网

5G技术如何保护历史老建筑?大咖们这样说

 历史建筑浓缩和留存着城市记忆,形成了城市的多样性和独特性,如何保护好、活化好散落在城市角落里的老建筑,是济南这座历史文化名城多年来探索的重要课题。9月29日下午,“济南市市中区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基地、中小学社会实践教育基地授牌仪式暨5G技术助力老建筑保护与活化发展研讨会”在百年老建筑、原山东邮务管理局旧址、现中国邮政集团有限公司济南市分公司举行,大咖汇聚,共同探讨如何利用新科技来保护和挖掘济南丰厚的历史建筑文化资源。




  据统计,目前济南共有省级历史优秀建筑66处、市级66处、普查历史建筑297处,而部分老建筑为居民使用或为居民和商业共同使用,建筑损坏的隐患点较多而不易察觉,尽管政府已经颁布相关保护条例并加大巡查保护力度,但在人工巡检的情况下仍然存在管理盲区,漏网一次,损失都是难以挽回的。那有何更好地保护方法吗?



  研讨会上,华均信息科技公司相关负责人介绍了他们保护老建筑的“新方法”——历史建筑5G智能监控管理系统,该系统不仅可以实时监测老建筑情况并自动产生危险情况预警,还可让老建筑具有智慧、互联、感知和思考能力,从而实现永续利用和活态传承。这项技术目前已应用于上海的部分老建筑保护。



  山东建筑大学教授、齐鲁建筑文化研究中心主任姜波认为,国外用科技手段来保护历史建筑已相当成熟,近年来我国在这方面的发展也有了很大进步,“无论是建筑保护还是田野调查,没有科技手段是不行的,未来我们也会积极地将科技手段应用到建筑保护当中。”



  山东省旅游规划设计研究院原院长牛国栋也认为,对历史建筑进行智能化保护“非常有必要”。他介绍,早些年,济南就有一些老建筑遭遇火灾,以至于造成了不可挽回的遗憾,“如今科技发展,假如老建筑再遇到火警或雨警,科技手段将能更快、更好地为相关部门提供信息”。他还建议应当对济南市域内的历史老建筑进行前瞻性保护,并积极使用科技手段。




  济南市市中区文化和旅游局副局长韩辉表示,由于市中区老建筑较为集中,目前他们将一半的时间和精力用在了老建筑保护上,尤其遇到特殊天气,很多社区工作人员都要不眠不休地查看老建筑情况,她相信科技手段的应用将会很大程度的减少人工成本。



  济南市老建筑文化旅游促进会、济南市旅游联合会历史文化遗存保护与活化利用分会会长李建军也表示,对老建筑加强预防性保护,运用“人防+技防”的手段的十分必要。



  据悉,本次活动由济南市老建筑文化旅游促进会、济南市旅游联合会历史文化遗存保护与活化利用分会主办。


宝葫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

文中内容、图片均来源于网络,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邮箱地址:bhw@aibaohu.com






0

0条评论

评论
(共 0 条) 上一页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