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登录宝葫网

建筑,浓缩的城市史——“建筑可阅读”视角下的上海历史建筑活化更新

建筑可以阅读,街区适合漫步,城市始终有温度,是上海打造人文之城的未来愿景。自上海全力推进“建筑可阅读”工作以来,一直努力做好城市文脉保护和传承工作。建筑可阅读是文旅结合的典型案例,它把文化和旅游真正结合在一起,是从资源到产业的一个转换。对于上海这样一座拥有丰富历史建筑遗产的城市而言,当我们把很多历史建筑串起来时,其意义就会大过建筑本身,进而更好地从阅读建筑上升到阅读城市。

上海历史建筑活化的现状和进展

1.历史建筑保护力度不断加大

结合城市更新和民生改善,上海通过腾挪置换、更新布展、丰富延展等手段,量体裁衣保护历史文化风貌区,将那些散布在风貌区的历史建筑,挖掘好、保护好、利用好,让人们走得进去、读得到故事,营造出一个个超越物理空间的新场域,令人可亲可近,放大了城市的独特神韵。

这些可阅读建筑,既有私家花园洋房,也有里弄民居,更有外滩经典建筑;既有企事业办公场所,也有博物馆、纪念馆,更有A级景区,打造了一个没有围墙的博物馆群。针对历史建筑风格多样、面广量大的痛点,上海启动“一幢一册”保护档案编制,夯实家底。截至2020年底,完成3151幢优秀历史建筑档案编制,占比超过97%。还挑选了部分经典历史建筑,因地制宜开展“一楼一套餐”的试点,既有标配,改善它的游览空间、提供更好的资讯,同时也围着这些特殊的城市发展见证人定制一些阅读的载体,包括音频视频,当然还包括像周边的业态的提升,一栋建筑一个套餐地往前深化推进。

2.历史建筑阅读宽度不断丰富

上海建筑可阅读依托VR、二维码等领先技术,让建筑能听、能看、能读、能游成为现实。其中,黄浦区开发“阅读黄浦”微信小程序,勾勒还原了包括“党的诞生地”“讲述城厢的故事”“上海城市原点”等在内的重要历史和地理片段,串珠成线;静安区通过VR全景地图实现了历史建筑的二维码全景阅读,通过扫描建筑二维码,就可浸入式阅读和游览,还以“文化+行走”方式,推出了“漫步苏河湾”线路,串联起苏河湾南北两岸的文化地标;徐汇区以“永不拓宽的马路”为主题,开发了“名人故居之旅”“Art-Deco建筑之旅”等近20条体验线路;虹口区以历史建筑、历史街区的活化与更新,历史建筑背后文化故事的传承与发扬,以及历史建筑所孕育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开发等为具体形式,以“这里有一条海上长虹,珍藏了一路跨越历史的绝美风光”为主线,整合了历史风貌区和风貌保护街坊在内的各类文化旅游资源向度;杨浦区凭借有“三个百年”(百年大学、百年工业、百年市政),随处扫码听故事市民游客跟随这些线路,可聆听历史建筑的前世今生,感受城市中的历史人文气息。


邬达克设计的老建筑变身邻里汇

3.历史建筑活化深度不断拓展

上海因地制宜修缮历史建筑,力图让居民和游客相处和谐。针对保护等级较高的历史建筑,上海跨前一步从建筑修缮转向主动预防,开展预防性保护的探索和研究,强化理念创新、技术创新和机制创新,尽早发现历史建筑存在的潜在风险,及时干预,防患于未然,更好地使历史建筑延年益寿。

在疫情影响的大背景下,建筑可阅读还成为了文旅数字化转型的一个样本。上海文旅部门与多家数字新媒体合作,从不同的维度去分析用户需求,去看怎么能更多地助力智慧旅游上的发展;引导市民在数字新媒体平台上传自己的历史建筑打卡私房路线,分享历史建筑摄影作品,讲述人与历史建筑的故事,由此逐步建立历史建筑故事、图片数据库;利用数字技术活化一大批历史建筑,探索建立起“互联网+文化+旅游”的价值链,全面激活遍布上海的历史文化资源。

上海历史建筑活化的问题和难点

1.历史建筑的开放力度不够,阅读方式碎片化

眼下上海的历史建筑作为旅游产品的可得性、显示度是不够高的:一方面,是因为地理分散、数量众多;另一方面,是缺乏整体开发与营销。有些游客听说了上海有一个“建筑可阅读”项目,很感兴趣,但是不知道怎么去获得这项服务,还是要满大街去找。个别历史建筑的铭牌设置不合理,或是位置过高,或是被雕塑等物体遮挡,要扫上面二维码十分吃力;一些铭牌的二维码缺损或模糊,同样导致不能成功扫码;不少二维码还存在信息内容有误、信息内容更新不及时等情况,内容排版也没能做到统一,阅读效果并不友好。调研中还发现目前仍然存在“牌子好挂门难进”的状况,历史建筑出入口通常会放有“谢绝参观”的提示。与设置二维码相比,开放建筑无疑需要投入更多的人力物力,但所能换来的综合效益,会令努力变得值得。


今潮8弄历史建筑沉降观测点

此外,还存在历史建筑的阅读方式碎片化,建筑背后的人文历史介绍不足,无法满足需求。由于市场推广、文旅产品开发、解说设计和商业模式构建等多方面的原因,很多游客不仅不能深度了解有关老建筑的知识和故事,获取信息量极为有限,更有可能受到“戏说”历史、任意“解构”文化的影响,很难获得高质量的文化旅游体验。

2.历史建筑的保护大量资源向知名建筑倾斜,可持续利用不足

历史建筑的保护往往有个误区,就是把大量资源向那些已被认定的知名建筑倾斜,但实际上,历史建筑价值的确认是一个动态过程,需要不断寻找和发掘。一些名气不大的历史建筑,本身的旅游吸引力不强,又不能商用,只能默默地关在那里,任凭风吹雨打、虫咬蚁蛀,经年累月,慢慢坍塌。究其原因,一是修缮保护费用过高,自身产生的经济效应不能满足其开支;二是过度的保护,导致老建筑不能充分发挥其价值。


在调研中发现,目前历史建筑保护利用多偏向于保护,开发利用不足,但建筑不像珠宝古董可以束之高阁,建筑存在目的是使用及活化。若一味地修旧如旧,不对其空间格局、室内功能布局进行调整,其适应性及体验感就不能提升,难以真正改善民生。历史建筑如果长期只做保护未能很好开发,不能回归生活,就不能真正发挥其价值,不利于它的传承发扬以及保护再利用,更严重的就会导致“保护性衰败”而逐步消亡。

3.历史建筑活化还存在传统思维模式,缺乏创新举措

目前制约上海历史建筑活化的瓶颈,主要还在于文化力量未能得到更充分的发挥。比如历史建筑文创产品在审美设计上趋于保守,吸引力不足。除了静态地展示和观赏,活化历史建筑还需要通过全方位、全业态的渗透和融合,在景点、娱乐、购物、餐饮、住宿、生活等各个方面彰显鲜明的区域文化特质,才能使历史文化要素“润物细无声”地发挥其灵魂效果,推动历史建筑周边的业态升级、经济活跃和文化形象品质化提升。这一方面尚需进一步努力。

此外,上海历史建筑数量多,而且产权关系复杂,部分甚至产权不明,成为活化利用的“拦路虎”。即使产权明晰,也存在业主不愿意或无力承担历史建筑的修缮和维护成本等问题,导致大部分历史建筑只能随着时光流逝而慢慢老去。若受限于现实原因而不敢作为,历史建筑保护便无从谈起。传统的保护思路以政府出资、点状开发居多,这样带来的后果也显而易见:点状开发利用,往往很难使建筑具备持续性造血功能;历史建筑数量众多,政府投资修缮补强占据财政支出比重较大,后续保护利用将会有巨大的经济缺口。

“建筑可阅读”视角下的上海历史建筑活化策略

建筑可阅读,阅读的不仅是一个个独具美感的历史建筑空间,更是背后一座城市波澜壮阔的发展史、进步史、创新史。加强历史建筑活化,重在以文化增强旅游体验,以体验实现文化传承,以保护历史遗产资源的原真性、完整性为前提,深度开发、再现和活化衍生系列旅游体验产品。

1.重视历史建筑的保护修缮,鼓励活化利用

要让更多的历史建筑可阅读,就需要不断加强历史建筑的维修和保护,只有保护好,才有可依托、可利用的物质载体。如果没有严密安全的保护和系统周全的调查及档案支撑,建筑可阅读就失去了立足的根本。相关部门可以与专业团队合作,做到尊重历史、尊重原貌,修旧如旧,在保护的前提下合理利用。既要有意识保护,也要有慧眼再发现。要多挖掘、赏鉴小众历史建筑,寻找上海的魅力和活力,让越来越多的年轻人也日渐倾心于历史建筑的保护和历史文脉的传承。一些已消失但仍可考证的历史场所,也可作为文旅策划的重要题材,打造新的文化景点。可根据历史建筑的功能及定位的不同,来分类对其保护及利用。对于有居住功能的历史建筑,应有效提升建筑功能及性能、合理降低居住人口密度,解决好保护和使用的矛盾;对于一些有开发价值的历史建筑,则分成公益性与经济型两个方面来进行可持续利用。

此外,还应加大历史建筑开放力度,进一步扩大可阅读建筑的开放范围。本着历史建筑“应开尽开”工作原则,使大家不仅可以靠“近”建筑扫码,更可以走“进”建筑参观。积极推进这些历史建筑的对外开放,在博物馆日、历史文化名城日等大型活动期间,动员业主配合,提供历史建筑的可参观行程。


已消失的历史场所也可打造景点

2.推进建筑可阅读服务体系建设,提高公众参与度

要进一步推进上海历史建筑的活化,就要跳出传统思维模式,在建筑可阅读这项工作上加强产品意识。建筑可阅读是建设在高质量公共服务的基础上,要不断提升建筑可阅读项目精细化管理水平,把各种建议和意见,进一步通过大数据分析形成报告,为市民游客出行提供参考,为相关单位改善服务提供依据,为后续进一步拓展服务和产品打下基础。要注重建筑可阅读的整体设计,从提升地区安全与文旅体验的角度,通过对人行通道、转角绿化和商铺外摆进行总体谋划,加强对历史建筑周边空间环境的微设计、微更新,使取景拍摄与日常通行有机融合。要优化周边业态,紧紧围绕文旅需求与民生服务,使历史建筑风貌区更好地呈现出市民生活与旅游体验的互推共享。

此外,还要打造一支由专家、讲解员和志愿者组成的人才队伍。如邀请专家学者化身为建筑可阅读大使,开设讲座、出版读物,为政府提供决策依据的同时,还能纠正商业资本的弊端;让知识分子群体参与到走读上海的实际行动中,提升建筑可阅读的人文价值和学术品位;吸引设计师和在地艺术家参与到城市社区的微更新中来,提升建筑可阅读的艺术含量和审美趣味;组织各类志愿者宣讲团,提升建筑可阅读的广泛性和公众性。

3.创新方式构筑建筑阅读文化谱系,构建多样化的传播矩阵

构筑建筑阅读的文化谱系对于活化历史建筑很重要,要让人们看到各种文化是怎么在上海汇流激荡的,否则就是碎片化的。大力挖掘历史建筑文化底蕴,除了建筑的年代、风格等这些基本信息,更要考虑阅读的内容如何更丰富、深入。当我们在了解一栋建筑时,流派、柱式等细节固然重要,它可以让人们直观感知这座城市建筑式样的丰富性;但更重要的还在于建筑背后的人文故事以及所在地区的历史,只有知道了这些,才能理解上海历史的与众不同。只有与人产生勾连,建筑才具有生命力。

历史建筑的阅读方式是多种多样的,比如文学的解读,摄影的解读,绘画、音乐的解读,而形式上,可以有音频、短视频,甚至开发建筑可阅读盲盒、手办等文创周边。构建起这一传播矩阵,不仅将展示上海文化的个性,在跨文化传播上亦将有所突破。以文化遗产活化丰富文化旅游体验,加快历史建筑的活化利用,通过参观、文化演艺等方式,让静止的历史建筑能够真正地向市民和游客开放,让民众全方位体验历史建筑的文化底蕴。相关部门更要和各类新媒体合作,让更多社会主体一同参与,共同推动上海建筑可阅读。通过采用年轻人喜闻乐见的方式,与各类新媒体合作,构建全媒体运作矩阵。


历史建筑可以结合剧本杀进行活化

4.抓住数字文旅机遇,大力发展在线文旅

疫情之下,上海文旅行业从“停摆”到“复工”,经历了很多困难,需要在线文旅危中寻机。要抓住数字文旅机遇,适应社会生活数字化转型新需求,推动文化、旅游与数字科技深度融合,升维旅游体验,提升市民游客参与文旅的便捷度。上海历史建筑活化要在建筑可阅读这一领域深入挖掘,并通过运用人工智能、物联网、大数据、云平台等多种方式,让建筑可阅读项目实现数字化转型,再跃升一个新台阶。

为历史建筑设置的二维码标志应该醒目、易扫读,不得触发下载与导览服务无关的信息,确保游客能获得建筑可阅读的良好体验。要用足二维码,在二维码中增设英文导览、视频、三维动画、语音解说、电子墨水墙、VR 等功能,使其承载尽可能丰富的信息,让人们读到平时读不到的内容。在二维码基础上进一步推进,全面实现线上线下“二维码全景阅读”,游客扫描二维码就可浸入式阅读和游览,让未曾走进建筑的百姓通过VR全景即可生动感知。甚至可以主动把附近历史建筑的二维码推送给市民游客,而不是等着人们去发现。未来,争取做到没有二维码也没关系,通过直接给建筑拍照,照片经过图片识别技术分析后,也能准确地读取图片中的建筑,从而为用户提供一个更便捷的阅读建筑、了解建筑背后历史和文化的方式。

作者 上海艺术研究中心助理研究员


宝葫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

文中内容、图片均来源于网络,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邮箱地址:bhw@aibaohu.com



2

0条评论

评论
(共 0 条) 上一页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