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历史建筑保护网
Website on architectural conservation
讲传承、促更新、扬匠心、提技艺。自从今年6月正式揭牌以来,黄浦区城市更新和历史建筑修缮“匠心工作室”不断发挥文脉优势、专业优势和平台优势,传承匠人精神文化,提升建筑修缮工艺,不断推动黄浦区城市更新和历史建筑保护修缮工作再上新台阶。
发挥文脉优势,领航“匠心工作室”
黄浦区拥有许多独一无二的珍贵历史文化资源,全区各类风貌保护区风貌保护街巷要占到整个区域面积41%。这些历史保护建筑和街区,究竟该如何“像对待老人一样”尊重和善待?它需要精湛保护技艺的“加持”,更需要一群修缮匠人的守护。
为此,今年6月,黄浦区城市更新和历史建筑修缮“匠心工作室”正式揭牌成立。成立后,出台《黄浦匠心工作室运行管理办法》,为工作室规范运行保驾护航。同步组建专家顾问团队和技术支持团队,广泛吸纳行业专业团队和专家,以及设计、施工、管理领域的专业技术人员和有实操经验的技师工匠,并向专业人士们颁发聘书。
半年来,“匠心工作室”聚焦黄浦区城市更新和历史建筑保护修缮工作、危险房屋处置等领域,通过技术咨询、技艺研讨等形式,并积极参与区房管局的历保建筑修缮的全过程管理,和城市更新改造的方案评审、危险房屋应急处置方案论证等工作,实现了历史建筑文化的挖掘与保护、匠人精神文化的传承与发展、建筑修缮工艺的继承与丰富。
发挥专业优势,打造“技艺练兵场”
“匠心工作室”不断发挥专业优势,搭建学习平台,全力打造“技艺练兵场”。
通过定期开展修缮技术人员的技术培训,对项目的管理和成效及时进行总结,本年度共开展交流学习、案例分析5场,日常巡查工作300余次,完成报告103份。针对优秀历史建筑修缮项目管理及现场施工管理,邀请业内专家、学者开展专题培训,培训范围覆盖区房管局工作人员、实施单位施工现场管理人员、街道办事处、公房管理单位等相关从业人员。针对修缮施工工艺的技术要点,在上海徐房345传习工坊举办“历史建筑外墙修缮工艺”实操课,邀请从业二十多年的老师傅现场示范墙面拉毛和压毛技艺,让参与者亲手摸一摸,做一做,营造学习操练环境。
发挥平台优势,充盈“工匠蓄水池”
通过半年多的增技艺、促匠心,“匠心工作室”成为了黄浦区历史建筑修缮的“工匠蓄水池”。一批又一批工匠参与到区房管局统筹的房屋修缮、美丽家园建设、小区环境整治等项目中,持续提升居民居住品质、大力推进区域文化彰显,实现从“普修”到“精修”的跨越。
记者了解到,下一步,区房管局还将充分用好“匠心工作室”这一抓手,进一步开展技术学习交流、工艺技艺展示等专题学习和实操培训,营造“比学赶超”的创优精神,培养造就一批具有精湛技艺的修缮技能人才,书写出更加动人的“工匠故事”。同时,依托匠心工作室的技术支撑和专业咨询,坚持小规模、渐进式、同步改善民生的有机更新理念,实现更严格的保护、更专业的指导、更高效的更新,打造更多具有黄浦特色的文化、历史新地标,描绘出更精细的“黄浦画卷”。
记者 / 王月华
编辑 / 黄骞文
图片 / 区房管局
转载请注明来自上海黄浦官方微信
宝葫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
文中内容、图片均来源于网络,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邮箱地址:bhw@aibaohu.com
0条评论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