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历史建筑保护网
Website on architectural conservation
十三五文物工作提出:“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理念,为濒危文物的抢救性保护和更大范围的文物预防性保护方面提供数据支持和预警。国家文物局以“互联网+中华文明”行动计划为主要抓手,大力推动文物与互联网的跨界融合,利用互联网思维和技术,更广泛传承中华文明。
▉ 中华文明的互联网时代
11月6日,第五届世界互联网大会“互联网之光博览会”在乌镇国际互联网会展中心开幕。由国家文物局主办,浙江省文化和旅游厅、浙江省文物局、浙江大学承办的“互联网+中华文明”专题展览以崭新的面目再次精彩亮相“互联网之光博览会”。超过600余家中外企业参展,涉及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网络安全、电子商务、数字文化传播等各个领域。
▉ 回到过去,预测未来
本次展览集中展示了“互联网+中华文明”行动计划实施以来取得的丰富成果。运用高精度模型分层渲染技术构建的展台,光影交错、若隐若现呈现虚拟与现实相融的古建筑立体全貌。利用分层影像虚拟幻影叠加技术,通过创建可视化系统“文明视界”,配以虚拟特效展示设计的全息剧幕,让观众借助科技的力量,与古人进行对话,近距离与“活”起来的文物一同感受中华文明的演变与发展,同时感悟古人造物的匠心和历史的沧桑变迁。
▉ 促进文化价值挖掘与传播
本次展览内容中,互联网+中华文明跨界融合新成果充分呈现。比如百度、腾讯公司的“数字文博”体验项目、中国美术学院的“囩囦”智能画屏、“数字敦煌”资源库、云观博AR智慧博物馆平台、浙江“丝茶瓷”文化等数字文化产品等。
现场观众纷纷表示“互联网+中华文明”将相对深奥难懂的文物变的生动有趣,易于接受,这种合作有利于传统文化的更好传承”。“互联网+中华文明”行动计划,推进文物行业与社会经济各行业跨界融合,文物价值挖掘与传播、文物展示利用、智慧博物馆建设等方面,使海量文物资源不断“活起来”,真正走进“寻常百姓家”。
0条评论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