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登录宝葫网

历史建筑是一个特定地域历史文化、民俗风情、民族特色的载体

针对国外对历史建筑保护与更新的实践经验,本文选取了较为特殊的案例进行分析,德国是早期两次工业革命发展最为迅猛的国家之一,在很多当时国际工业水平都领先于世界其他国家,这也是其有实力发动两次世界大战的一个重要原因;众所周知,德国是两次世界大战的战败国,国内大量城镇村社遭受国战争的毁灭性打击和破坏,但二战过后,德国却迅速开展城镇恢复工作,并积极开展历史建筑的保护与更新工作,大量展开城市项目整治,同时在开展历史建筑单体的保护过程中强调历史建筑材料的回收再利用,并且选择与原建筑材料相似的建筑材料进行历史建筑的更新工作,尽可能的恢复历史建筑的原貌。

与此同时,积极开展历史建筑保护与更新的立法工作,通过法令的形式明令禁止未经允许不得对历史建筑惊醒拆除和改造,始终坚持文化功能优先和保持慎重的态度,始终坚持的新旧结合、易地保护的原则,充分的实现了历史建筑修复的思路。总体而言,国外在历史建筑保护与更新方面都有较长时间的研究,在建筑保护理论和具体实践经验上较国内丰富,在其具体的实践中也取得了大量的成果,20世纪以来由于我国和西方国家在制度、经济发展程度、还是环境上都存在巨大的差异,相较于西方较为完善的相关保护体制和理论实践方面都存在一定距离;

本文在现有理论基础和认识上探究滇西北地区较为典型的束河古镇为研究对象,探索出适合滇西北地区古镇保护与更新的实际路径,充分利用其地域特色和历史文化带动古镇在新时代的背景下获得新生,促进当地的经济、文化发展,创建滇西北地区具有典型性的古镇发展的成功案例。

束河古镇位于云南的西北地区,也是旅游圣地丽江古城的核心聚散地,起于唐代的茶马古道在这里进行商品的交换和驻足,从而形成古道重要聚集驿站。在商业活动的促进下在这里形成了开放包容的文化环境,也形成了自由多样的商业氛围,束河古镇起源于隋唐年间,虽然近年来在发展特色旅游等商业活动中古镇历史文化、历史建筑遗产遭受到一定程度的破坏,但由于束河古镇的开发较晚,古镇仍然保留大量具有历史价值的古建筑,以古镇四方街、北泉寺、“三圣宫”等为代表的历史古建筑,同时保留着大量传统四合院民居,都具有鲜明的地域民族特色;

然后由于地方政府和当地居民对历史建筑保护的意识不够深入,对历史建筑保护的价值认识不够清晰,导致大量的历史建筑遭受破坏,在对旅游经济的盲目追逐下其自然生态坏境遭到一定程度上的破坏,导致相当一部分传统历史建筑遗产遭到破坏,地域文化逐渐流失,同时在大力发展旅游业的过程中由于缺乏科学有序的管理,古镇整体环境逐渐恶化,逐渐失去了生机,进而造成古镇各方矛盾加剧,生态环境和生活环境及建筑内部原有控能空间和环境的进一步恶化。

历史建筑是一个特定地域历史文化、民俗风情、民族特色的载体,其记录和见证着区域历史文化的发展和更替,是研究其所在地域历史文化最有效的突破口;本身有着一定的历史、科学和艺术价值,主要包括可移动历史建筑遗产和不可移动历史建筑遗产,是展现城市或村镇历史风貌最普遍的形制。

场所是指具有一定特定空间且具有某种特定功能的人为营造环境,本身不具有自然属性,与人的活动相伴相生,由人的活动决定其属性并服务于人,其构成主要包括色彩、肌理、形态等相关要素、通过建筑结构、材料和细部处理与建筑立面展示等得到外化表达。


宝葫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

文中内容、图片均来源于网络,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邮箱地址:bhw@aibaohu.com





0

0条评论

评论
(共 0 条) 上一页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