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登录宝葫网

津城建筑 蕴藏多少红色记忆


天津有“近代万国建筑博览会”的美称,特别是那些留存至今的文物建筑,见证了这座城市不平凡的过往。与此同时,天津更是一座具有光荣革命传统的历史文化名城,多少仁人志士都在这方热土上留下了光辉的足迹。

“从建筑遗址中挖掘红色故事,追溯红色记忆,传承红色文化。”当这样一个创想在天津城建大学师生的心中点亮,他们也由此展开了寻访。

天津城建大学作为一所以建筑类为主的多学科综合性大学,校党委一直以来充分发挥专业优势、创新工作招法。2019年,校党委以新中国成立70周年为重要时间节点,依托城市建设和城市文化两大学科群特色,在建筑学院组建了红色资源保护利用研究团队,并联系党史和文物部门,利用假期组织师生普查复查天津市红色文化旧址。

这样一项工作到今天已走过了近3年,至今丈量出天津近450处红色旧址的前世今生,填写着一项项史料记载中的空白处。他们用一个个三维立体模型,一张张不同历史时期的城市地图、照片,一份份丰富翔实的城市历史资料,一卷卷精心测绘的图纸,讲述着砖瓦草木背后天津建筑的红色故事。

党的百年华诞到来前夕,在市委宣传部、市教育两委大力支持下,一项题为“革命丰碑——天津红色旧址展览”在天津城建大学建筑艺术馆开展。

置身于这样一个展览,我们更想知道师生们为此倾注了多少、又收获了多少呢?

红色情怀 建筑学变鲜活

李小娟、杨悦两位建筑学院教师是研究团队的成员,透过一张地图,杨悦先向记者发出提问:“这张地图上的每一枚红点都是一处红色旧址,您发现它们有什么共同点了吗?”

“大多紧邻海河周边,而且很多点位都在当时的租界里。”听到记者的回答,杨老师笑了,她说:“依托海河,紧邻水陆交通枢纽区,得交通之便利。在动荡的年月里,租界也是从事革命活动的缓冲地带。但细细观察这些建筑,又能看出些什么呢?”谈及专业问题,一旁的李小娟老师剥茧抽丝地揭开了答案。

就以位于和平区黑龙江路隆泰里19号的这幢红色砖木建筑为例,这里曾是中共中央北方局所在地。1936年春,为了贯彻党中央瓦窑堡会议精神,中共中央派刘少奇同志以中央代表的名义到天津主持北方局工作。当时刘少奇以南开大学“周教授”的身份为掩护在此工作,成功地领导了中共中央北方局工作和华北抗日救亡运动。

当年党组织为什么会选择这里组织革命运动?首先,隆泰里是联排砖木结构的二层小楼,而党组织的秘密办公地点选在了里弄的第一家,一楼为“惠兴德成衣铺”,可以掩人耳目,刘少奇同志工作的地方则位于二层,那里视野开阔,便于观察周边的情况,而且这幢建筑设有三个出入口,有前门、后门、天台,方便及时转移,便于保护撤退。

听着两位老师绘声绘色的讲解,就会发现党史与建筑学就是如此默契地融合在了一起。

读建筑学专业的学生要经过“识建筑、画建筑、读建筑、测建筑、讲建筑”的专业培训,一步步完成所学。建筑学专业兼顾工程技术和艺术,的确是发展前景不错的热门专业,同时也是一门相对枯燥的专业。

“过去我们讲建筑测绘课时,往往就建筑讲建筑,就测绘讲测绘,总是觉得干巴巴的。”杨悦说,“但自从红色资源保护利用研究项目开展以后,我们的授课方式改变了,融入了红色建筑在其中,讲起课来有了抓手。我们从建筑历史、城市发展史等多个角度出发,把专业知识落实在实践中,还要借此机会让同学们挖掘天津深厚的红色历史,激发起大家的浓厚兴趣。”

这番改变之后,学生们发现,专业理论学习不再枯燥无味,思政课堂置身于“红馆”中变得津津有味,思政教育和专业教育、第一课堂与第二课堂同样默契地融合在了一起。学生们在老师的带领下,从建筑出发,沿着数百个红色旧址的脉络,分析出在天津这方热土上革命人物的活动轨迹、革命活动的选址,以及城市空间、城市发展进程的关系。

置身于红色建筑里上测绘课,学生们会将建筑中的每一处细节用照片进行采集,再通过传统和当代两种手段去测、去绘。他们既会用传统的尺、激光测距仪对建筑进行平面到立面的采集,也会结合三维扫描仪,对建筑整体进行扫描,再结合720°全景搭建建筑的数字模型。最终从平面图、立面图再到剖面图,从数字模型到实体模型,和建筑空间相关的一整套模型都加以实践。

望着那一卷卷精心测绘后的图纸,老师们颇为感慨:一条“红色丝带”将多个学科有机地串联在了一起,将历史保护策划与实际教学融合在了一起,将空间勾连起时间、人物,革命人物和故事的精神力量也随之“复活”了。

寻访足迹 填补史料空白

2019年是新中国成立70周年,在这个重要的时间节点,天津城建大学师生如何展现新时代之为?又该如何将高校党建工作与中心工作充分结合?

“学校党委决定在建筑学院组建红色资源保护利用研究团队。”建筑学院教师兰巍告诉记者,“从此,我们一步步从创想走向了实践。”

华灯初上,站在金街“大铜钱”处,仰望浙江兴业银行大楼旧址,兰巍和记者说:“这座始建于1921年的建筑,带着折中主义风格倾向,您知道这座建筑在那个血雨腥风的年月里发生了哪些大事件吗?”1927年,革命人士李季达将全天津500多名共产党员的名单和一些重要文件存放在这座建筑的一号保险柜里。“这座建筑可是保存过党的秘密的!”兰巍说道。

兰巍从建筑讲到历史,又从历史讲回建筑,一种时空“穿越感”油然而生,一座建筑记录着一段历史,一座建筑就是这座城市的一段记忆。

“起初,我们主要围绕天津市革命遗址名录上的建筑展开,可是随着项目不断推进,我们从‘考古’逐渐变成‘发现’,更多名录之外的革命遗址遗迹被我们找到了。”兰巍说。的确,随着城市的发展,一些建筑变化很大,有的甚至消失了,有的也随着岁月的磨砺而逐渐被人们淡忘,或者从未被发现。

“这个时候哪怕一句只言片语的口述、一张纸条、一块碎片,都能给我们以启迪。正是这一点点摸索、整理,才能把一座建筑背后蕴藏的红色故事讲清楚、说明白。”兰巍说。

2019年暑假,兰巍带着学生们前往蓟州区进行革命遗址普查复查,“作为抗日革命根据地,蓟州区有很多红色旧址分散在山区,现场勘查和准确定位尤为艰难。”兰巍说。同时,这里又有诸多红色旧址尚待挖掘。师生们经过不断追寻,一个个新发现让他们为之振奋。

“当时我们知道在平津战役期间,东北野战军参谋长兼天津战役总指挥刘亚楼曾驻扎在蓟州区上仓镇。上仓镇这么大,具体是哪座建筑很难确定。”兰巍说。那些天,老师带着学生们走访当地乡亲,特别是对上年纪的老人认真询问。一番走访之后,他们逐渐接近准确的位置,最后确定了当年刘亚楼就驻扎在距离孟家楼1500米的郑家套郑宗顺家。

“这一发现为平津战役的相关史实增添了实证,具有重要的历史价值。”兰巍说,随后,师生们不仅对红色建筑的现状进行了测绘,还探寻建筑设计初期的形式、历次大修的改动等,为建筑形态的逐渐演变明确完整的信息链。

经过天津城建大学师生历时近3年的挖掘整理,在对天津市356处革命遗址普查复查的基础上,深度挖掘其中的142处,重点测绘一些重要革命文物。在此基础上,他们克服新冠肺炎疫情带来的影响,不断添加新的测绘成果,建立了天津市近450处红色旧址信息数据库,全面分析了建筑特点和建筑形态的演变,汇聚了革命历史、现状信息、历史地图、测绘扫描和保护利用等多方面的成果。

这一份份沉甸甸的成果,开创了天津市高校在革命遗址挖掘、保护、开发利用等领域的先河。

岁月痕迹 读懂红色建筑

今天,参观者看到的“革命丰碑”天津红色旧址展览,是从天津市近450处红色旧址信息数据库中,精选出100处加以展示。以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天津党史发展脉络为主线,通过旧址测绘展示、多媒体展示、历史地图、三维模型立体展示等方式讲述天津建筑,讲述革命故事。与此同时,这样一个红色宣传教育阵地,也成为该校开展思政教育的重要资源和创新载体,红色资源对学校所有课程实现了全覆盖。

“一幢建筑最大的价值是什么?是岁月的痕迹。”天津城建大学建筑学院院长汪江华从建筑学的角度表达着自己的观点,“当走进一幢幢建筑细细品读它的历史,就会发现每座建筑都不简单,很多建筑都被注入了红色精神、红色血脉,见证了天津人民为争取民族独立、人民解放而英勇斗争的光辉历史。”

“3年前,在校党委的指导下,学校与党史部门、文物部门、文博单位展开了深度合作,汇聚了更多资源,得以挖掘天津红色建筑所蕴含的丰富红色故事。”天津城建大学校党委宣传部部长杨静介绍了项目组工作的情况,她感慨道:“这三年里,团队师生顶着酷暑,冒着严寒,把全市16个区都跑遍了,充分发挥了学校多学科综合交叉的优势,才结下了今天的成果。”

在青春洋溢的大学校园里,为天津的红色旧址专门设立一个大跨度、全景式的永久展览,总会激发出一簇簇绚烂的火花。这边,马克思主义学院的师生们根据100处天津市红色旧址整理了100个天津红色党史革命故事,编制了100个红色故事教学案例,在旧址现场拍摄了100节思政微课,将革命旧址转化为思想教育资源;那边,青马工程学员化身讲解员,以城建大学学生的独特视角讲历史、讲建筑。随着科研工作的不断细化,推出一批高水准研究论文、理论文章和学术专著,高校智库优秀决策咨询研究成果得到相关单位高度关注……

建筑最大的价值是岁月的痕迹,天津城建大学师生深度挖掘建筑的红色基因的举动,正是不断丰富天津一幢幢建筑所蕴含的特有价值。这价值就是财富,经过历史沉淀下来的财富。


宝葫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

文中内容、图片均来源于网络,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邮箱地址:bhw@aibaohu.com



0

0条评论

评论
(共 0 条) 上一页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