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历史建筑保护网
Website on architectural conservation
上海第三届邬达克建筑遗产文化月系列活动之“留住城市记忆”城市和城市建筑文化遗产保护论坛就要开幕啦!今年的论坛作为上海市国家历史文化名城纪念宣传的主会场,邀请侯卫东(原中国文物保护研究院党委书记、总工程师),苏智良(上海师范大学教授,著名上海城市史研究者)。
论坛不仅包括著名的历史文化古城西安、洛阳,还将讲述上海、成都等城市的故事,还等什么,快来报名预约活动吧!(报名方法见文末)
论坛信息
时间:2017年12月8日上午9:30
地点:静安区北京西路860号 上海市政协1号楼3楼白玉兰厅
演讲嘉宾
1、侯卫东
侯卫东原中国文物保护研究院党委书记、总工程师.主要研究方向中国古代建筑历史与理论,文物保护的设计、规划、基础理论研究等。
参与编写专著《陕西古建筑》、《瞿塘峡石刻搬迁工程报告》、《三峡古栈道调查》等,主持“陕西汉阳陵遗址保护规划”等多处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工程。
演讲题目:从沉寂变辉煌——历史文化名城中遗址公园的兴起
历史文化名城由多个文化遗产要素构成,包括了历史文化街区,古城格局,文物保护单位等。其中城市格局包括了城防体系,交通体系,礼制系统等等。古街区一般为封建晚期及近现代的商业和居住建筑,也包括产业建筑。在文物保护单位中,一些历史较早的文化名城,都包括了早起的古遗址,如西安、洛阳、等这些遗址在过去的历史文化名城中都鲜有发挥作用的,大多是作为历史的背景。近些年建设的很多考古遗址公园,都在历史文化名城中。遗址公园是的隐性的历史文脉得以面向广大公众,使得历史文化名城具有了更加丰富的内涵。
我考虑以西安、洛阳、成都、杭州等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为切入点,探讨考古遗址公园为历史文化名城所做的贡献,以及如何使历史文化名城与考古遗址能交相辉映。
2、苏智良
苏智良上海师范大学教授、学术委员会主任、教育部基地都市文化研究中心主任,兼任中国城市史研究会副会长等。
从事城市历史、社会、文化等研究,著有《上海城区史》、《上海:城市变迁、文明演进与现代性》、《上海:近代新文明的形态》等。
演讲题目:多元的文化遗产就是上海最宝贵的财富
特殊的历史履历造就了上海独具特色的建州和街区风貌,城隍庙的古建筑体现了浓厚的江南风情,外滩的天空线成为上海的第一轮廓,可谓中西结合,古今共存。
在上海城市更新中,上海提出了新天地、田子坊、步高里和思南公馆等不同样式。从拆、改、留到留、改、拆,上海政府与社会达成共识,着力保护城市遗产,保护城市的多样性。
我们需要创新性推进城市文化遗产保护与利用。民间力量是一支不可忽视的力量,可否适当引进市场力量,调动民间企业和私人的积极性,积极参与文化遗产的保护。
预约须知
时间:2017年12月8日上午9:30
地点:静安区北京西路860号 上海市政协1号楼3楼白玉兰厅
预约方法:关注宝葫网微信公众服务平台
0条评论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