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登录宝葫网

上海建筑遗产保护利用案例讲座

上海的文物历史建筑在中国城市建筑群中拥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它们静静地矗立在这座城市各处,从不同角度、不同年代阐述着城市的文化品质、历史进程和城市精神,既有现代的华彩篇章、也有战争的伤痕。

为了让城市的记忆永远留存下来,我们对于这些历史建筑的保护付出了无数努力。你想知道上海有哪些文物历史建筑吗?在上海现代化的进程中,这些古老的建筑遗产又经历了怎样的故事?

讲座信息

时间:2017年12月9日下午14:00

地点:上海交通大学徐汇校区邬达克设计的工程馆报告厅

演讲嘉宾

演讲者:唐玉恩女士

演讲题目:历经沧桑,复原再生

上海近代历史建筑类型众多、风格多样,是城市宝贵的文化遗产。

1910-30年代正值上海经济繁荣、城市建设高潮时期,邬达克先生在上海工作,他紧跟时代潮流,创作了许多优秀建筑,影响巨大。

具有现代风格的铜仁路333号吴同文宅(绿房子)是邬达克先生住宅设计中的杰出代表,建成于1937年,该独立花园住宅外形简洁舒展,室内兼有现代与Art Deco 风格,功能前卫、空间独特。是上海市优秀历史建筑。1979年为“上海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办公用房,如今是该院的学术交流活动中心。本报告概述了近年的保护、修缮设计要点。

唐玉恩大师不仅将为与会者分享这些建筑修缮保护利用的背后故事,还将为公众阐释上海文物、历史建筑保护利用的深远思考。勿庸置疑,上海文物、历史建筑的修缮保护利用走在全国最前列。

预约须知

时间:2017年12月9日下午14:00

地点:上海交通大学徐汇校区邬达克设计的工程馆报告厅

预约方法:需要提前预约,点击文末“阅读原文”填写信息即可

主办单位

上海市文物局

上海市规划和国土资源管理局

上海市住房和城乡建设管理委员会

上海市政协文史资料委员会

承办单位

上海市文物保护研究中心

上海交大建筑文化遗产保护国际研究中心

邬达克文化发展中心

媒体合作

艺术人文频道

三生公众号


0

0条评论

评论
(共 0 条) 上一页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