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登录宝葫网

浅谈优秀建筑的使用


简述

作为人类文明和历史发展的见证,优秀历史建筑具有丰富的文化价值、科学技术价值、经济价值和艺术价值,正因如此,也越来越受到世人的关注和重视。随着优秀建筑保护法规的普及和修旧如旧、可逆性、可识别性、最小干预等修缮原则的领会和运用,各类优秀建筑的保护正逐步走向良性循环的轨道。          

然而,根据多年来的优秀建筑修缮经历,笔者认为优秀建筑的保护还有一个重要的方面应该引起重视。建筑是有生命的,建筑的生命是依靠及时、规范、正确的修缮,保养和合理恰当的使用来维持生命和体现价值的。而上海的许多优秀建筑却因为突出的“超用”、“滥用”、“不用”而导致损伤。

上海经历了居住环境解困人均2平方米起步,到今天脱胎换骨式的大翻身,每一个人都是记忆犹新,不会忘记的。而在上海现存的各类优秀建筑和不可能拆除的老房子里,这种痕迹特别明显。当年因为居住困难,室内搭阁楼一层变两层使用者有之、坡屋面开窗住人者有之、晒台搭建住人者有之,原来一栋一户、一层一户的格局,变成一室一户、一室数户者有之,走廊设厨房、天井搭卫生间、一个卫生间分割成两三个卫生间、一个厨房装五六个脱排油烟机者有之。这些状况在当时作为权宜之计是解决了一些住房问题、有其合理性的一面。但是,这种局面至今没有改变的考虑、没有恢复原状,显然是对保护优秀建筑不利,对改善人民群众居住条件不利的。

记得当年在搭建、分割、挖潜改造时,有关部门曾经发文要求:同类建筑至少保存一栋,维持传统格局,不做改动,为将来恢复老样子保留依据。那么时至今日,是到了为优秀建筑减轻负担的时候了。建筑是有生命的,建筑的生命是会因过度使用,伤筋动骨地乱搭乱建而折寿甚至短命的。因此,笔者认为,有关部门应该审时度势地通过差别化管理,政策引导,合理调整,为优秀建筑减轻负担,降低使用密度;把原始面貌从内到外完全恢复原样。那才是正确的,真正意义上的保护。“七十二家房客”般的使用,无疑是一种破坏。

优秀建筑的保护还有一改变“滥用”为合理使用的问题。在本市永不拓宽的愚园路东部百乐门舞厅旁就有一排原来是宾馆格局的大楼。现在大堂分割成房间、电梯停用、两边客房中间走廊的格局改变成中间大厨房、两边是卧室的乱象、消防安全隐患严重,空气流通差、光线暗、白天也要开灯,居住条件佷不符合现代要求,居民改变呼声强烈。

同样,地处南京西路的传统名店梅龙镇酒家在其光鲜的门面背后同样有着不为人知的乱象和无奈。这座原是公共建筑的大楼,现在底层和二层的小部分是梅龙镇酒家,二层的剩余部分和三四层则居住着几十户居民。原来两个楼梯,现在一个酒家占用,居民到二层有两个楼梯,到底层只有一个楼梯,佷不方便,也不符合消防安全规范。另外,楼上几十户居民没有独立卫生间。当年,房管部门搞“卫生间革命”,挖潜改造,在居室内分割搭建卫生间,解决大部分居民拎马桶的问题。然而,由于有的住房空间太小等原因,导致如今还有居民拎马桶上倒粪站。同时由于其原建筑设计用途和现实使用需求根本不相符,几十户居民后装的卫生间管道全部由外墙明管上下,致使整个建筑外立面杂乱无章,很不美观。


更为离谱的是,地处外滩建筑群的海关钟楼,高高的大钟、气派的立面、给人一有种高不可攀的感觉,然而,就在这栋办公楼里,由于各种原因还混居住着一部分居民。走廊厨房的油烟刺鼻,自行车、助动车等杂物随处可见,显得十分刺眼。火险隐患,安保漏洞,长期共存。

这种优秀建筑不合理的“滥用”现象,当时可能有各种客观原因。但是,时至今日,优秀建筑保护已经深入人心,这种不合理“滥用”,还不考虑改变,还任其存在并发展下去,显然对优秀建筑的保护是十分不利的。

上海市中心可谓‘寸土寸金’,但是,令人不可思议的是,还有一部分优秀建筑至今长期空置无人问津,面临风吹雨打,逐步损坏、变形,甚至倒塌的危险。地处陕西北路新闸路的西摩会堂,由于产权人和建筑所处地理位置分别属于两个单位。产权人使用不方便,使用方便的人没有产权,因此,长期空置。好端端的一座水刷石外墙,大气宏伟的建筑,一直处于无人用、无人管、无人维修保养的“三无”状态。2010年上海世博会期间,犹太人回上海寻根问祖,并在此举行活动,因此,进行了简单的维修。而现场情景使人难忘,室内长期不使用,不通风换气,一股霉味。屋面年久失修漏水,致使木地板霉烂,木构件腐蚀,外墙开裂,落水管堵塞,亲历者无不痛心疾首。

再如,地处黄浦区的知名文物建筑书隐楼。由于各种原因,致使园内建筑正面临倒塌、损毀的困境。而文物部门也只能在每年台风暴雨季节,盖盖油布,虽然增加一些支撑,也根本无力逆转局面。

上述问题是优秀建筑保护领域目前存在的一些现状,也许不一定全面,但都是笔者亲眼所见。“超用”、“滥用”、“不用”,正是优秀建筑保护领域的短板,如不引起足够重视,必然会造成无可挽回的损失。

因此,笔者吁请有关部门在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深入开展大调研的基础上,针对上述问题,采取针对性措施,制定政策,补齐短板,把各类优秀建筑打造成上海城市建筑的一张张“名片”。


—如果喜欢,请分享给你的朋友吧——

唤醒保护意识,普及保护知识!转载请注明出处如需要投稿请在后台留言。



0

0条评论

评论
(共 0 条) 上一页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