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登录宝葫网

上海“5.16”工地坍塌事故,揭示风险监控的必要性

不久前上海的“5.16”工地坍塌事故,一时间成了建筑业的焦点话题

5月16日中午长宁区昭化路148号一处正在改建的建筑工地发生坍塌多人被埋,经救援人员奋力抢救,25名被困人员全部找到,10人经抢救无效死亡。

事故救援现场


工地坍塌事故为严重事故,近年来并不少见。09年上海曾发生过整栋在施工楼的坍塌事件,1人不幸遇难。事后调查专家称此类严重事故“53年未见”。

09年在施工楼倒塌事故


09年事故事后调查发现,大楼设计符合要求,但在施工中堆土过于松散,处于塑性流动状态,受雨水的影响,土体发生滑动,造成楼梯水平位移,桩基逐渐倾斜,最终酿成了倒塌事故。关键是,这个过程是逐步发生的,是可以监测得到的,直到高层建筑倾斜到一定数值才会突然倾倒。

此次“516”事故的调查结果虽还未公布,但就事故现场照片来看,现场加固改造施工可能是坍塌的直接原因。施工方可能存在无序施工、不按施工方案施工等施工问题。导致建筑结构缺少相应支撑,或使得原结构荷载超载,最终导致悲剧发生。

可以看出,此类事故都存在重大的责任问题,且它们的发生都是由量变引发质变,如若采取合理的监控措施,悲剧也许就不会重演。


 运用监控设备,做到风险监控,防患于未然

现代的施工现场,一般都会采取视频监控措施,安装在如塔吊等高点上,确保能看到工地的全貌。而随着此类技术不断发展,烟感、温度传感器、电流探测器等一系列探测监控设备的研发,通过物联网系统的搭建,可以做到实时监控,主动报警,统筹预案处理,最大程度地降低事故发生率和人员财产损失。

工地事故往往发生突然,救援难度大,次生灾害严重。每一次都会造成巨大的人员财产损失。人的生命只有一次,有序合规施工是对自己生命的负责。而采用合理的监控措施,最大化风险防控,更是现在的主流发展方向。

0

0条评论

评论
(共 0 条) 上一页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