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登录宝葫网

家族发展


人口迁移

距今约4000年前,居住在冈身一带的居民,便是最早的庄行人。

宋代期间,中原战乱,宋朝政治中心南移,人口纷纷南迁。汴梁(今河南省开封县)的庄姓,初迁于南桥东的庄家角。至明代初,庄氏支脉迁庄行东市盛家厍一代集居,并开设花米行,庄家行一名即由此得来。现在庄行镇上的庄姓,均属庄氏子孙。

元朝末年,战争频繁,中原地区不断有移民迁来。清代乾隆年间,因水路交通方便,庄行市镇日趋繁荣,四方客商纷纷来庄,各地来此定居者与日俱增、居民稠密。

民国期间,装行镇各业兴隆,各地商人、手工业者前来定居者络绎不绝。

抗日战争前后,又从浙江、江苏等地迁入不少姓氏。

庄行镇以庄氏、汪氏、何氏三大户著称。东市梢为东汪家,拥有良田2千亩,西街为西汪家,拥有良田千亩;庄氏有人在民国期间担任奉贤县临时县长。何姓常居河南街,地方势力颇大。

宗祠

庄氏宗祠位于庄行镇西街。清康熙初,庄氏人征麟(贡生),筑海塘有功。祠是遵其遗命而建。

乾隆十六年(1741),监生觥周筑墙围绕。墓门由庄长发捐建。院内一银杏树,于1955年被锯。墓门于1960年建造大礼堂而拆除。祠堂于1974年建造棉纺厂而拆除。


0

0条评论

评论
(共 0 条) 上一页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