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历史建筑保护网
Website on architectural conservation
位于松江城西端中山西路底,松江区文物保护单位。南北走向,系三孔拱形大石桥,用青条石和花岗岩砌筑,长40.50余米,宽5.25米,高约8米,桥顶的东边石栏下有同治年间镌刻的云间第一桥五字。因桥横跨古浦塘,故俗称跨塘桥。
跨塘桥起初为石桥,名安就桥。据清《阅世编》载,松江西门外市西尽处有南北桥石梁跨秀州塘(又称古浦塘),曰跨塘桥。潮汐最急,舟行遇逆水,数十篙师不能挽一舟而过。水洞三环,高可通巨舰,漕船当水涨亦出入无碍也。南北两岸,更楼当其上,列栅以司启闭,规制颇壮。后来年久倾圮,遂改以原木构建,其形制与《清明上河图》中的汴京虹桥类似。该桥当时为松江最大的一座桥,故得名云间第一桥。相传明代某年端午节,古浦塘上举行龙舟竞赛,桥上人多拥挤,桥被压塌。明成化年间(1465—1487年),知府王衡组织人力在旧址重建为三孔石桥,又名跨塘桥,彭玮有赋并序。后因年久失修,桥孔变形。1986年,松江县人民政府进行大修,恢复原貌。
历经 500余年沧桑,此桥仍保留着端庄雄伟、古朴典雅的风姿。宋代陆蒙曾赋跨塘桥诗一首:路接张泾近,塘连谷水长。一声清鹤唳,片月在沧浪。每临皓月当空,轻云浮动,古桥如乘风而去,追月而行,跨塘乘月现成为松江十二景之一。
0条评论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