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登录宝葫网

风貌特色

青浦老城厢地处水网密布的太湖流域范围内,随着历史的发展,虽然应城市建设之    需不少河道被填埋,但是水乡城镇的历史特征终究不能被完全抹灭,仍留存有部分江南    水乡城镇特征。具体说来,青浦老城厢不仅拥有一定数量的水乡传统民居、历史建筑和    古园林、传统街巷,还保留有较完整的椭圆形护城河水系,这些历史环境要素构成了青    浦老城厢的风貌特征。


首先,青浦老城厢拥有江南古园林曲水园,以及具有代表性的古建筑城隍庙、万寿塔。曲水园位于公园路北侧,原是城隍庙的附属园林。原名灵园,嘉庆三年取王羲之兰亭会饮之义,易名曲水园。咸丰十年,园毁于炮火,解放后不断修葺扩建,构成一组错筑群。全园有迎仙阁、迎曦亭、得月轩等二十四景,曲水园是上海市的五大古园之一,为区级文物保护单位。

青浦城隍庙建于明万历元年,有头门、戏台、大殿、寝宫等建筑,咸丰年间庙内大部分建筑被清军和华尔洋枪队的炮火所毁,光绪十年和曲水园一起修复。道光二十八年,英国传教士在城隍庙进行传教活动,酿成青浦教案,为纪念这一事件,青浦城隍庙被列为区级文物保护单位。1981年起转为青浦博物馆。
万寿塔位于青浦城南,俗称南门塔。建于乾隆八年,塔为方形,7级4面,砖木结构。万寿塔系清乾隆初期文人绅士为歌颂朝廷太平盛世而集资兴建,附近原有殿、堂、庑等,占地30余亩,称万寿塔院。乾隆四十二年,遭雷击损坏较重。至今塔顶、腰檐俱无。1959年被列为县首批文物保护单位。

其次,青浦老城厢拥有一定数量的传统民居和传统街巷。传统民居是老城厢历史风貌的重要体现,这些建筑粉墙黛瓦,尺度宜人,具有浓厚的地方建筑风格,多为院落式布局,老城厢内基本保持了多条具有明清时代格局的传统街巷,这些街巷空间收放有致。除了传统民居、古园林和古建筑、传统街巷之外,青浦老城厢还拥有完整的椭圆形护城河体系。左图为清代青浦县城图,可以看到一幅水绕城、城包水,水路陆路相辅相成的水乡城市格局,城墙内水网密布,呈环状分布,与老城厢椭圆形的城市形态十分和谐。随着历史的变迁、城镇的发展,青浦老城厢的水系发生了较大变化,原城墙范围内的河流全部被填埋,目前仅有环城的护城河尚留存。环城河作为一笔不可多得的财富,需要重点保护和控制。





0

0条评论

评论
(共 0 条) 上一页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