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登录宝葫网

万寿塔

据《上海文物博物馆志》等资料:万寿塔始建于清乾隆八年(1743年)。砖木结构方塔,7层四面,现高24.53米(塔底文保碑的面介绍说高32.9米),边长4.35米。塔院占地面积1342平方米,总建筑面积255.9平方米。

青浦地势平坦,吴淞江环其西北,峰泖列于东南,幅员不广,居民稠密。乾隆初期,青浦文人绅士为庆得朝廷蠲捐,并为祝乾隆长寿而集资兴建,取名万寿。之后,又于附近营造堂、殿、庑、室等建筑。占地2万余平方米,遂称万寿塔院。

乾隆三十九年(1774年),青浦徐恕出资修塔。四十三年(1778),塔遭雷击,损坏严重。乾隆四十七至四十八年(1782~1783年),金石家王昶居塔院修纂《青浦县志》;嘉庆五年(1800年)塔院右建青溪书院,延王昶主讲。光绪九年(1883年),有铜匠上塔熔锡不慎失火(有说是偷锡),焚烧三日始熄,塔刹、腰檐、平座、塔内楼板扶梯等木构全毁,仅存砖体塔身。

1983年3月,建置小青瓦花式窗洞塔院围墙一垛。植香樟、白玉兰等树50余棵;1992年修缮了石驳岸、围墙。

据报道:经过2年半的勘察设计、专家论证等筹备工作,万寿塔修复工程于2009年3月正式启动。本次万寿塔修复工程修复面积为266.8平方米,投资346.5万元,由上海建筑装饰集团第一工程合作公司承建。修复工程主要内容为恢复塔刹、腰檐、平座、扶梯等砖木工程。修复工程工期约为6个月,计划于9月底前完工,届时万寿塔古塔将以原有的面貌展现在公众面前。

下面,是现在看到的万寿塔就是修缮之后的。




0

0条评论

评论
(共 0 条) 上一页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