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历史建筑保护网
Website on architectural conservation
本风貌区主要为蟠龙镇(又名盘龙镇)镇区范围。古镇因坐落于蟠龙港(又称盘龙塘)之西侧而得名。清光绪元年《盘龙镇志》中记载其地处青邑东境,与上海县接壤,曲水萦居,溪桥鱼唱,盖鱼米之乡。镇建于清初,历三百余年,发展为东西长一里,南北长半里之十字街,里人从事耕织,群居于此。曾是向上海市区输送粮食的主要集镇之一。解放后,曾为龙固区(龙凤、重固合并)政府驻地。现属徐泾镇蟠龙村。
古镇原址位于于汇龙桥(矮墩桥)东北半里许,俗名荒基角。明万历年间,有庙碑记:普门 教寺在蟠龙镇东南,寺庙建于隋文帝仁寿年。镇东街半为明代徐光启后裔一支系聚居,并建天主教堂一座,解放初改为学校。山门北有普门教寺残存前殿三间,配房数间,解放初均改作粮仓。
古镇左枕蟠龙港,中夹南墅泾,坐落于龙潭绕泽、绿树青田的环境中。镇内水乡老街风貌犹存,主要街巷相交成十字状的格局,沿街店肆比邻相接。镇中心香花桥头一带传统民居萦居曲水、朱阑夹岸。宗教文化特色浓厚,天主教和佛教文化的传入历史悠久。
0条评论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