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登录宝葫网

湖南路276号

建筑概况

概况

名称:湖南路276号等优秀历史建筑

地址:湖南路276

总面积:总面积449m²

建筑风格:英式乡村风格别墅

建筑师:F.F.&A.R.I.B.A.Architects&CivilEnigineers

建造年份:建造于1932

建筑结构:砖木

保护类别:三类(上海市第五批优秀历史建筑)

修缮类型:保护修缮

以往修缮情况

湖南路276号弄为上海西区高级花园别墅.建造于1932年,根据历保铭牌记载建筑师为F.F.&A.R.I.B.A.Architects&Civil Enigineers。

湖南路276号为假三层砖木结构英式乡村风格独立花园别墅,主楼建筑平面基本为长方形,东西向宽约11.4m,南北向进深约11.4m,建筑面积484m²。建筑装饰为英国乡村风格,二根高大清水红砖的烟囱是该建筑主要的标志,外墙拉毛外墙,现为黄色涂料,底层窗台下及山墙檐口位置为清水红砖,北侧有三层层附房,风格和主楼基本一致。建筑整体保护较好,北侧和附房三层联接处有部分搭建。院落内有部分搭建。

据分幢情况表记载,整体曾在 2013年进行过全项目大修。

历史调查与现状分析

历史沿革

湖南路是上海市跨徐汇区及长宁区的一条街道,东西走向,东起淮海中路,有上海图书馆相伴,西至华山路,与华山绿地为邻,全长一公里多,全段与永福路、武康路、高邮路、兴国路相交。该路修筑于1918年到1921年,属于上海法租界,原名为朱迩典路(RouteA.Charles Culty),是以英国驻华公使朱迩典爵士命名。1943年汪精卫政权接收上海法租界时改名湖南路。道路沿线有许多上世纪二三十年代的老洋房和近年建造的豪宅。

湖南路该路沿线为上海著名高档住宅区,湖南路8号为赵丹故居、20号曾是国民党中央组织部部长陈果夫的旧居、湖南路105号为民国元老张静江的侄子张叔驯旧居、湖南路西段著名的建筑有湖南路262号,又名湖南别墅,建于1931年,上海市第三批优秀历史建筑。西式独立式花园住宅,该住宅由GOWOOTTEN建筑师事务所设计,总体为假三层;属于近代上海1920-1930年代繁荣时期典型的独立式花园住宅。该宅建造者是英商锦隆洋行的一位大股东。1943年春,汪伪政权的第三号人物周佛海及其妻子杨淑慧成了该宅的新主人。门前的居尔典路lRouleCulty)也随着周的到来而改为湖南路(周系湖南人)。1945年该楼为国民政府接收,用于军统局一下属机关。1946年起作为“中国新社会事业建设协会”总会会址,1949年下半年,邓小平、陈毅两家曾入住此楼。1954年贺子珍从前苏联回国就医,后寓居在这栋住宅之内,她在这所花园住宅中一住就是30年,直到1984年。现为瑞金宾馆分馆。位于湖 南路、华山路、兴国路三条路相交的兴国宾馆,占地面积10.6万平方米,总建筑面积2万多平方米。宾馆内拥有28幢风格迥异的别墅楼,分别建于20世 纪20、30年代,有法国、英国、德国、美国、西班牙、加拿大等各式风格的别墅,其中很多是美商的中国营业公司——旧上海最大的房地产公司之一投资兴建,原为洋商办公楼和官僚资本家住宅,1949年后由上海市军事管制委员会接管。1979年,改为兴国宾馆,湖南路和武康路交叉路口有两座公寓--密丹公寓和国富门公寓,建于上世纪30年代。

建筑风格及特点

外立面:拉毛外墙(现为黄色涂料),清水红砖烟囱,局部清水红砖外墙,清水红砖勒脚,水泥砂浆窗台窗顶线条(现为灰色,米色涂料),清水红砖阳台护栏装饰。

外窗:始建为钢窗,暗绿色(原状)油漆,窗设置有精致钢质五金件,窗分隔充满韵律。

外门:木门(暗红色)。

室外踏步:西侧主入口花岗石条石台阶。

门厅地坪:西侧主入口门厅马赛克地坪,附房门厅水磨石地坪透气孔:铸铁透气孔。

室内木楼梯:公共部位采用柳桉实木楼梯木地板:房间及走廊均铺设实木地板。

卫生间、厨房间地坪:水磨石地坪。

湖南路276号为假三层砖木结构英式乡村风格独立花园别墅,主楼建筑平面基本为长方形,建筑面积484m²。建筑装饰为英国乡村风格,二根高大清水红砖的烟囱及大坡顶是该建筑主要的标志,外墙为拉毛外墙,底层窗台下及勒脚位置为清水红砖,山墙檐口位置有局部精致的清水红砖装饰。西侧主入口设二根装饰木构架支撑的小坡顶,上部园弧形入口大门,水泥仿石砌装饰门套,突出了英国乡村风格的特点,暗绿色钢窗及暗绿色封檐板,和清水红砖外墙及陡峭的红瓦屋顶相映衬。突出了建筑的整体风格。

北侧有三层层附房,风格和主楼基本一致。建筑面向湖南路,和湖南路围墙构成一个三角形花园,根据使用需求花园被分隔为二个部分,北侧靠近附房设置一个工作小庭院,特色的圆弧小门和大花园相同,整个花园空间丰富。建筑整体保护较好,北侧和附房三层联接处有部分搭建。院落内有部分搭建。



建筑价值评估

历史价值

上世纪三四十年代的上海是国际著名的金融贸易大都市,当时地位仅次于东京,是亚洲第二大城市,盛极一时。1945年的上海刚刚抗战胜利,那个时候的上海对于全国其他的地方而言,已经算是很繁华热闹的了,有不少的外国人都跑来上海居住,当时的上海可以说海纳百川,有不同的思想文化在这里碰撞和交融,但也不缺乏古朴的景象,别有一番风情。

20世纪20年代末至30年代初,上海房地产买卖和新建房屋都达到高峰,公共租界平均每年新建房屋达6000多幢,外滩的“万国建筑博览群”也多在此时相继落成。全国各地富商自然不甘寂寞。纷纷投资上海,其他富商也纷纷在此置地建房。

湖南路276号建造于1932年,英式乡村建筑风格,湖南路属于上海西区高档住宅区之一,整个居住区环境清幽,每幢都有独立花园。反应上海地域建筑历史文化特点。具有较高的历史价值。

艺术价值

湖南路276号建筑建于上世纪30年代。假三层的砖木结构。特有的英式乡村建筑风格是湖南路整体别墅中富有代表性的建筑,巨大突出的清水红砖烟囱和大坡顶将整座建筑的外立面效果分外醒目。

英式乡村建筑风格,造型简洁。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

科学价值

南路276号,建造于上世纪30年代,那时处于房地产快速发展期,根据用户需兴建的高级住宅,充分体现了当时的现代建筑成果。通过分析研究不同花园住宅建筑的设计风格,营造技术及建筑细部处理,来考究同时期不同花园住宅建筑的设计手法及演变过程,具有较高的科学价值。

社会文化价值

衡复历史文化风貌区是上海12个历史风貌区中最大的一个,在这里的众多名人构成了这里独特的人文景观,有很强的历史感。湖南路276号是衡复历史风貌区的重要组成要素和区域内的独特记忆。具有较高的社会文化价值。


0

0条评论

评论
(共 0 条) 上一页 下一页